2007年5月24日星期四

《中国的新革命》

多久没有买过书了?因为看书太快,总觉得买书不值的。另一方面,从保存的角度讲,电子书对我来说比较容易有可能保管,现在漂泊不定,书本很累赘。
这本书大概是今年买的唯一一本与学习无关的书吧!
这本书刚面市,就听到“思维的乐趣”里的几个我比较喜欢的博主在说这本书很好,用了诸如最近几年唯一震撼了自己的书,或者是极少的能够从细微处把握中国发展的好书之类的话语。弄得我有点心痒痒的。但是,当时已经要来英国了,行李限制23公斤,哪有空间和重量分给一本与学习生活相去甚远的书?
但是,巧得不得了,刚刚到深圳,箱子就坏了。换了个大箱子,空间有了。第二天,和ss黄吃完甜点逛书店,她看中两本书,我想,刚刚她请我吃饭,要不一会帮她付书的钱好了。可是如果自己什么都不买,抢着付账似乎说不过去。正好想到这本书,又恰好看到这本书。就买了。
付账的时候要用会员卡,才想起上次买书,也是在这个地方,已经时隔一年。心境,状态,都不复当初。说不清楚好坏。人生就是如此吧,某年某月回头看,发现曾经来过这个地方,想想当初的自己,遥远的不得了。

然后一路在看这本书。
在深圳,在香港,在飞往伦敦的航班,在开往牛津的巴士。
我曾经以为历史是平铺直叙的,以为历史是理所当然的。但是,我们身在历史中,它让我们当时如此挣扎,他让我们兴奋与痛苦。
我曾经以为成功是智慧与机遇产生的必然。但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我看到的是封侯的将军,没有看到累累白骨。
我曾经过分相信中国必然的腾飞也曾经失望地觉得中国大概难得真正创新了。但是,在生死迅速轮回交替中,没有情面的生死轮回中。我才看到,生死的力量才是最为伟大的力量,自然法则才是唯一的法则:它淘汰选择,它无情有义。

书里主要有几个方面的东西很让人动容。
首先是作者讲述历史的笔法和对事实的组织。这个主要是在中关村最初历史的叙述中,作者把个人的贡献与整体的潮流之间的关系,把民间的力量和政府的决策间的互相促进与彼此博弈,把他们的犹疑,他们的欲望都描写的如此真实。把初始阶段那种混沌未开的状态,把原始积累阶段资本与智力的那种野蛮,那种血腥,那种无序,那种激情都描写的如此激动人心。他用史诗般的语言向读者讲解了一个中关村,是如何被社会大背景所影响,又是如何影响了整个社会。
其次,作者让我们看到真实的人性,让我们看到坚强与脆弱,看到贪婪与慷慨怎样纠缠怎样共存。看到奸雄与英雄如何并存,除了运气,究竟是什么让这些人成功而那些人失败。我们也看到了一个相对真实的政府,它由有思想和没有思想的人组成,它充满了各种利益的博弈,它幼稚而老成,它飞速学习,犯错,再学习。我们看到一些人的好大喜功,也看到了另一些人为了理想奋不顾身,看到人们身处历史中的时候的毫无知觉,看到一些人不知不觉点燃了变革的导火索,看到一些人如普罗修斯一样盗取火种。我们还看到了金钱的力量,看到了资本的力量,看到了技术的无可奈何与技术的强大。
作者在后半部分,描绘了新的资本运作方式,描绘了新的一代——没有包袱的一代人,是如何拼搏,如何用智慧与汗水卡住命运的脖子,如何成长。

……不在写东西的状态。书看太久了。大概写这么多吧。